•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什么是征求志愿和平行志愿区别在哪?怎么填报才最有可能被录取?
    时间:2025-10-21 17:14:10作者:栗子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平行志愿和征求志愿是志愿填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征求志愿呢?和平行志愿的区别在哪呢?该如何填报才最有可能被录取呢?接下来小编就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征求志愿和平行志愿区别在哪?怎么填报才最有可能被录取?

    征求志愿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征集志愿,各省份对于征集志愿的叫法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含义是一样的,其主要指的是在第一次集中志愿填报招生未满额的院校,则需要通过征集志愿实现招生满额,简单理解就是该校招生计划为100人,但是在集中志愿填报过程中仅仅只有80个考生报考了该校,还有20个招生名额则需要通过征求志愿实现。

    因此征求志愿对于学校和考生而言属于是“双向奔赴”,学校是没有招满,考生是没有被学校录取,征求志愿则让没有被学校录取的考生有机会报考招生未满额的学校,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认为征求志愿是被人选剩下的学校和专业,其实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并非说没有招满的学校则不值得报考。

    一般征求志愿的学校通常都是地理位置偏远或者是未满额的专业较为冷门,从而导致未完成招生计划,为了能够完成招生计划不少的考生则可能会适当的降低录取分数线让更多的考生报考,那么该如何的填报才最有可能被录取呢?

    征求志愿的主要填报原则和普通的志愿填报是保持一致的,遵循冲稳保的志愿填报规则,根据自己的高考位次选择合适的高校进行填报,但是由于是征求志愿,其热门专业肯定会成为香饽饽,可能会引起激烈的竞争,如果说考生成绩不够高的话则不建议报考热门专业,有可能会导致其最终的录取分数线高于普通志愿的录取分值;

    其次就是尽量选择专业服从调剂,选择走征集志愿的大部分考生相信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升学,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首先自然是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规划,其次为了保证录取率选择专业服从调剂提升整体的录取率,所以在第一次志愿填报过程中滑档或者被退档的考生一定要仔细斟酌和填报,保证不再落榜。

    那么征求志愿和平行志愿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哪呢?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就是一前一后,无论是什么批次的志愿,平行志愿始终都是首先填报,只有等到平行志愿所有录取工作结束后,仅针对剩余计划开放征集志愿,所以说如果平行志愿被录取的话,考生则不具备填报征集志愿的资格;

    针对的考生群体有所差异,平行志愿是面向所有第一次填报志愿的考生,而征求志愿只面向在第一次志愿填报过程中没有被任何一所学校录取的考生;填报次数上有所差异,一个批次平行志愿只有一次填报的机会,而征求志愿则根据征求院校的招生情况而定,可能会因为第一次征求志愿没招满再次开启二次征集,甚至三次征集;

    在分数线门槛上,平行志愿的填报至少要达到所填报批次的省控线,如想要填报本科平行志愿考生至少要达到本省的本科线,而征求志愿则可能会因为招生难从而降低最低录取标准,不少的省份明确表示低于本科线30分的考生可以填报本科征求志愿的院校和专业,所以征求志愿让不少的专科分数线的考生捡到漏。

    平行志愿的招生专业为所有门类专业,而征求志愿虽然可能会有热门专业为漏网之鱼,但是更多的为冷门专业或者高收费专业,因此小编个人认为在第一次志愿填报过程中尽量保证被录取,征求志愿只能说是退而求其次,并不是最优选择。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