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自动化专业学什么的?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如何?
    时间:2025-09-29 17:55:06作者:栗子

    随着如今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动化专业成为了如今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关于自动化专业具体学什么,以及现如今的自动化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并不是非常的清晰,为此小编就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自动化专业的相关信息,供同学们选择和参考!

    自动化专业学什么的?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如何?

    自动化专业是本科层次工学门类专业之一,其主要研究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自动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实现对各种装置和系统的自动控制,其主要的培养重心在于“控制”,其更是被称之为就业领域的万金油,能够在一切和自动化相关的行业就业。

    该专业比较注重物理和化学科目选择,大部分的院校的科目要求基本都是物理化学两科必选或者是物化生科目组合,其理论基础课程包含高数、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技术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技术,如C语言、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开发、传感器原理等等,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培养出通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实现对设备和系统的控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已经的录入好的程序就能够自动完成,这大大提升了工厂生产率和精准率。

    因此自动化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是非常的不错的,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和自动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智能洗衣机、智能马桶等等一系列的自动化家用电器都离不开自动化专业;

    在军工、工业领域也都有自动化专业的身影,军工领域方面如导弹精确制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等等都离不开自动化专业的加持,因此对于想要进入军工科研领域的考生是可以选择考研提升学历,进入军工科研系统就业;在工业领域,大大小小的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等都离不开自动化专业。

    在薪资待遇方面自动化专业即便是本科学历都有着不错的水平,应届毕业生本科达到1万元起薪,随着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薪资待遇也会随之上涨,研发岗位会更高,所以自动化专业被誉为万金油专业是名不虚传的。

    但是自动化专业其学习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其学习的内容广泛,其对数学科目、物理科目基础要求很高,对于数学物理科目一般的考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该专业学科交叉性强,软硬件双重压力,让很多的考生学习起来压力较大,最终导致学的不够精细,很难在就业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

    职场竞争压力大也是自动化专业的常态,尤其是一些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和名牌高校毕业生企业一般都会更看重前者,所以说自动化专业比较适合本身学习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劲且动手能力较强的考生报考,如果仅仅只看中了自动化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而忽略了其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小编是建议大家要谨慎选择。

    目前全国共有400多所开设自动化专业的本科院校,其中包含很多的985和211大学,而对于中游偏上的考生而言想要报考清华北大的自动化专业难度还是很高的,性价比较高且社会认可度不错的自动化专业比较推荐的学校有燕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位于河北省,学校的自动化专业是学校的优质专业,其多年来和唐山钢铁集团有着密切合作的关系,加上毗邻北京和天津行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0-580左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自动化专业是浙江省的重点专业,也是国防特色重点专业,其的就业方向多元化,不仅能够在传统工业领域就业,也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就业,前景广阔;以下是自动化专业开设院校的名单一览:

    序号院校名称
    1清华大学
    2浙江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北京理工大学
    5华中科技大学
    6哈尔滨工业大学
    7西安交通大学
    8东南大学
    9山东大学
    10西北工业大学
    11中南大学
    12东北大学
    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南京理工大学
    15哈尔滨工程大学
    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华东理工大学
    18大连理工大学
    19华南理工大学
    20南开大学
    21湖南大学
    22北京科技大学
    23电子科技大学
    24江南大学
    25广东工业大学
    2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7重庆大学
    28北京工业大学
    29浙江工业大学
    3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华北电力大学
    32北京化工大学
    33北京交通大学
    34西安理工大学
    3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6南京邮电大学
    37东华大学
    38武汉科技大学
    39吉林大学
    40合肥工业大学
    41厦门大学
    42四川大学
    43中国矿业大学
    44北京邮电大学
    45上海大学
    46郑州大学
    47山东科技大学
    48武汉理工大学
    49青岛大学
    5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1长安大学
    52燕山大学
    53安徽大学
    54重庆邮电大学
    55河海大学
    56河北工业大学
    57北方工业大学
    58南京工业大学
    5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0大连海事大学
    61中国计量大学
    62中国海洋大学
    63上海电力大学
    6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65江苏大学
    66深圳大学
    67太原理工大学
    6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9天津理工大学
    70华东交通大学
    71西南交通大学
    72青岛科技大学
    73福州大学
    74天津工业大学
    75东北石油大学
    76南通大学
    77湘潭大学
    78哈尔滨理工大学
    79南昌大学
    80西南科技大学
    8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2河南科技大学
    83东北林业大学
    84曲阜师范大学
    85贵州大学
    86陕西科技大学
    87齐鲁工业大学
    88湖南科技大学
    89兰州理工大学
    90昆明理工大学
    91南京师范大学
    92河北大学
    93北京建筑大学
    94沈阳工业大学
    95三峡大学
    96新疆大学
    97江苏科技大学
    98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99广西大学
    100江西理工大学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