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报志愿服从调剂是什么意思?服从调剂一定会被录取吗?
    时间:2025-09-29 16:43:22作者:喇叭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考生会卡在是否服从调剂这最后一步上,有些人对其含义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究竟要不要服从,选择了服从调剂一定会被录取吗?今天本文就针对该问题作出探讨,感兴趣就来看看吧!

    报志愿服从调剂是什么意思?服从调剂一定会被录取吗?

    报志愿服从调剂是什么意思?

    服从调剂是给高考成绩达到所报院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填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一根“救命稻草”。如果考生选择服从调剂,就可能会被院校其他未录取满的专业录取,若考生不勾选服从调剂,则会被高校退档,考生只能在参与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录取。

    如今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调剂形式也变得多样起来。在实施传统高考的地区,其志愿填报模式是“院校+专业”,即以院校为单位,调剂时在院校单位里进行。举个例子,考生被投档到了A大学,其所报的专业均未录取,考生服从调剂,A大学这时就会搜索本校还有哪些专业未录满,将考生录取到未录满的专业上。

    在实施新高考的地区,志愿填报模式分有两种,分别为“院校专业组”、“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模式下调剂在组内进行。如001专业组内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海洋技术、地质学、生物科学,考生填报了001专业组内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均未被录取,考生选择服从调剂,高校就会看组内还有哪些专业没录满,将考生未录满的专业上,不会将考生录取到海洋技术、地质学、生物科学这三个以外的专业上。

    院校专业组模式下一个组内的专业有着同样的选科要求,这样调剂比院校+专业模式更为科学,不会将考生调剂到不擅长的学科专业上。这种调剂方式也侧面告诉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要只关注组内自己想学的专业,应该关注组内所有专业,因为考生一旦服从调剂是有可能被调剂到组内其他专业上的。

    另一种填报模式专业(类)+院校不设置调剂方式,因为该填报方式是一个专业+一个院校,一旦成功投档便证明考生达到了该校该专业的最低分,基本上就有90%的概率会被录取,所以该模式不设置调剂。

    服从调剂一定会被录取吗?

    不一定。调剂只是能为考生增加录取概率,避免考生被退档,并不能保证考生百分百会被录取。

    前文我们在谈调剂的含义时也说到,调剂是看其它专业有没有录取满再做调剂,若其他专业录取满高校就无法将考生调剂到专业上,只能将考生的档案退回省招生办,让考生填报下一批次志愿或征集志愿。

    录取时还需看考生是否符合调剂专业的录取要求,有些专业有单科成绩、外语语种、户籍所在地等要求,只有考生符合该专业的各项要求才能将考生调剂到该专业上,若考生不符合专业要求也不能录取考生,依然会将考生的档案退回省招生办处。

    虽然服从调剂并不能保证考生一定被录取,但小编建议大家还是勾选服从调剂。一旦被退档考生只能在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内录取,征集志愿多为冷门专业,下一批次很有可能直接从本科降到专科,学历降级的影响远大于被调剂到冷门专业上,因此如果考生不是有明确的专业目标,都建议考生选择服从调剂。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