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投档线和控制线的区别是什么?投档线和控制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时间:2025-09-26 16:52:25作者:喇叭

    投档线和控制线是高中阶段最常见的两个名词,其生成时间、作用均存在不同之处,考生需准确了解二者的具体区别。今天本文便为大家作出详细介绍,并介绍其二者的划定方式,就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投档线和控制线的区别是什么?投档线和控制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投档线和控制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投档线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形成的成绩标准。省招生办会根据高校所给的招生计划数,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投档,最后一位被投进高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就是本校的投档线。例如高校计划招生100人,投档比例是105%,即投105位考生的档案进入高校。按照成绩高低顺序排序依次投档,第105位被投入的考生的成绩就是投档线。投档线是高校的最低录取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考生将无法被投档进该校。

    控制线全称为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是由各省招生考试院根据当年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招生计划数并按一定比例综合划定的,通常按照招生计划的1.2-1.32倍比例确定。如某省计划招生十万名本科生,按照招生计划的1.2倍划定,也就是12万人,此时这第12万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本科线,即省控线。

    新高考地区中省控线主要分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本科线、专科线这三个,浙江和山东则使用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一段线、二段线来作为省控线;使用传统高考的新疆和西藏省控线主要分为一本线、二本线以及专科线。

    投档线和控制线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一:作用不同。控制线是门槛线,有决定考生是否能填报该批次的作用,只有过了该线考生才有资格填报该批次;投档线起着决定考生是否能被高校录取的作用,只有过了投档线考生的档案才会被投递进高校,才有资格被高校录取,若未达到投档线将无法被高校录取。

    区别二:分值不同。大多数情况下投档线高于控制线。控制线是最低录取标准,只有达到控制线才能填报该批次志愿,投档线是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形成的,是高校最低录取分数线,院校档次越高、专业越热门投档线越比控制线高。少数情况下投档线等于控制线,比如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冷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少时,最后一位被投递进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刚好等于控制线,此时投档线就等于了控制线。

    区别三:划定主体不同。投档线是每个高校自己在招生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每所高校的投档线可能存在差异;省控线则是省招生考试院划定出来的,每个省的控制线会存在差异。

    区别四:形成时间不同。省招生考试院须先划出控制线,然后让达到相应批次线的考生填报志愿,填报完志愿后高校进行录取才会形成投档线。

    控制线和投档线哪个重要?

    投档线和控制线都十分重要。控制线是入场券,若无该券考生将无进场资格,无法报考所有在该批次招生的院校。投档线则是高校的入场券,只有达到心仪高校的投档线考生才有机会被录取。

    例如考生未达到本科线,即使其心仪院校比其他本科院校的分数都要低,但由于他未达到本科线所有他无法报考所有本科院校;反之即使考生达到了本科线,但由于他未达到心仪院校的投档线,他也无法被心仪院校录取,因此可见投档线和控制线都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