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预录取是什么意思?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是不是稳了?
    时间:2025-09-22 16:54:56作者:喇叭

    高考的录取状态主要有六种,其中包含自由可投、院校在阅、退档、已被录取等,预录取便是其中一种。那录取状态显示预录取到底能有多大几率能被录取,是不是就一定稳了?想了解的话就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吧!

    预录取是什么意思?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是不是稳了?

    预录取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什么是预录取。“预”指的是预备,录取想必大家都理解,指通过高校审核确定准许加入,预录取则是指预备被高校允许准许加入,通俗来说即预备进入高校学习。

    由于是预备被录取,因此和正式录取还是存在差别,确认预录取后还需经过省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后才能转变为正式录取。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是不是稳了?

    录取状态显示预录取证明被录取的概率极高,几乎等于正式录取,但预录取终究不等于正式录取,即使显示了预录取也并非100%录取。

    前文我们也说到,预录取后录取结果还需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教育考试院中的招生办会针对程序合规性来检查高校的录取行为是否符合招生政策,比如是否超计划录取、是违反志愿规则等,同时还会对考生情况做检查,比如考生是否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等。只要高校在录取时操作规范、考生自身条件无误就能通过招生办的审核,审核通过后就能转变为正式录取。

    一般情况下,预录取几乎就等于已被录取,因为高校审核考生情况时、操作录取时一般不会出现错误,只有极少数出现错误情况,因此考生不必过于担心预录取后出现不予录取。

    预录取什么情况下不录取?

    1.省招生办存在异议。省招生办对预录取结果存在异议,要重新评估考生资格,可能会导致考生不被录取。

    2.成绩或身体状况不符合要求。若考生的高考成绩未达到专业或院校录取分数线将不予录取考生。部分专业对考生的单科成绩、身体状况有要求,若考生未满足其所设要求也可能被不予录取。

    3.高校录取操作失误。高校在录取时超计划录取、违反了投档规则,省招生办可能会不予通过录取,要求高校重新录取,此时可能会出现预录取不录取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较少,考生不必太过担心。

    4.考生个人申请退档。部分考生可能由于对录取院校不满意等个人原因向高校申请退档,这时也会出现预录取下不录取的情况发生。

    除了预录取外,导读中便提到录取状态还有其他几种,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1.自由可投。指考生的档案未被投出,还是自由的可以投出的状态,一般显示自由可投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检索考生档案时发现考生未达到所有所填志愿的录取要求,档案无法被投出,也就是指滑档;另一种指考生的档案还没有被检索到,仍待检索。

    2.已经投档。已投档表明省招生办已将考生的档案投至高校,但高校还没下载考生的档案信息。

    3.院校在阅。表明高校已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准备预览、检索考生的志愿信息要开始录取了。

    4.录取待审。指录取名单已经通过省招生办的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没审核盖章。这类录取情况很少显示,仅在部分地区出现。

    5.录取/正式录取。只有现实录取才能说明考生已被填报院校录取,考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录取通知书送达。

    6.退档。院校已检索考生的档案,但因某种原因考生不符院校的招生要求所以将考生的档案退回了省招生办。发生退档后考生须填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志愿。

    除了第六种正式录取外,其他几种都不能保证考生100%会被录取,即使出现拟录取或预录取也只能证明录取概率极大,最终录取与否还需通过审核,只要考生符合条件、高校招生无误通常在出现预录取后二至三天内就能转变为正式录取。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