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顺序志愿是什么意思?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5-09-19 16:44:37作者:喇叭

    高考投档录取模式主要分有两种,一种是大家熟知的多运用于普通批次填报的平行志愿,还有一种便是多用于提前批填报的顺序志愿,有些考生和家长可能对其不太了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什么是顺序志愿,并介绍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顺序志愿是什么意思?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什么?

    顺序志愿是什么意思?

    顺序志愿是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的其中的一种,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并且这些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比如第一院校志愿,第二院校志愿,第三院校志愿……

    顺序志愿的志愿数设置的没有平行志愿多,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往往可以填报数十个志愿,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通常最多只能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内通常能填6个专业,并设置是否服从调剂。

    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什么?

    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志愿优先”指省招生考试院在录取时会先按照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先检索第一志愿填报了该校的考生,检索完第一志愿确认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后再检索第二志愿填报了该校的考生。因此考生的第一志愿至关重要,它是考生进入理想院校最大的一次机会。

    “遵循分数”指录取时按照分数高低进行录取,前文所说省招生考试院在录取时会先检索第一志愿填报了该校的考生,在检索完成后考试院会将被检的全部考生按照分数高低顺序排序,优先投档分高考生。在后续检索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时同样使用该方法。

    根据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可知,第一志愿是最为重要的志愿,越检索到后续志愿录取概率越小,因为高校一旦在检索第一志愿时就完成了招生录取计划就不再检索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后续志愿填报了本校的考生,只有第一志愿检索时发现未录满才会将剩余的招生计划放到第二志愿中招录。

    举个例子,高校计划招生100人,在检索考生第一志愿时发现有120人填报了该校,那么高校就完成了招生计划,不再检索第二志愿填报了本校的考生;若检索第一志愿时只有80个人填报了本校,那省教育考试院就会将这80人全部投档至高校,此时剩余的20个招生计划名额会面向第二志愿填报了该校的考生,若确认有20多位考生第二志愿填报了该校,那该校就会完成招生计划,若没有20人便将剩余的计划数继续后延录取第三志愿填报了本校的学生。

    根据举例可知,第一志愿录取是录取名额最多,几率最大的,因此在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一定要把握好第一志愿,最好将自已心仪的院校志愿放在第一志愿上。

    顺序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设置志愿梯度。遵循“冲稳保”原则填报志愿,将心仪院校、冲刺院校志愿放在志愿顺序前列,把稳院校志愿放在志愿顺序中间,最后的志愿填保底院校。在此还需考生注意,冲刺院校不宜选择差距过大的院校,应选择录取位次比自己位次略高一点的,差距大大录取概率渺茫反而会浪费一次录取机会。

    2.关注专业录取要求。增大录取概率不光是志愿顺序重要,专业录取要求同样也重要。考生在填报前可进入院校官网了解专业的录取要求,比如单科成绩要求、外语语种要求,以防因单科成绩不符而被退档。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