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高校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时间:2025-09-15 16:45:16

    在对特殊类型招生做了解时,想必不少家长看到了这几类招生,它们高度名称相似只有两字之差,它们分别是: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以及地方专项计划。这其中的高校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都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值得报考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高校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高校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帮助农村地区德才兼备的考生上大学而推出的一项优惠政策,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它与地方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都属于国家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这三者合并称为三大专项计划。

    因为高校专项计划是招收农村地区德才兼备的考生而推出的优惠政策,所以该计划设有以下报考条件:一是考生要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该政策只适用于高考生;二是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要在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本人要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该政策只惠及符合条件的农村考生;三是考生本人要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在当地实际就读。这是为了避免部分有心之人为了被低分录取而进行空挂学籍,占用了真正符合条件的考生名额;四是高校作其他要求。具体要求院校会在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中写明,通常是要求考生上传证明自己所获得的荣誉证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所在中学或介绍人的推荐信等等。

    高校专项计划能降多少分?

    高校专项计划一般能降低10分至60分之间。专业冷热、院校档次都是决定降分与否的因素。热门专业、档次高的院校由于报考人数较多因此不会降太多分;冷门专业、档次低的院校降分幅度较大,部分院校甚至降分超过了80分。

    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首先从好处开始介绍。最大的好处便是能高校会降低分数录取考生。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分数比正常录取要低上十分至六十分不等,更有甚者能降低八十分,给了考生低分上名校的机会。

    此外由于高校专项计划只适用于符合条件的考生,非农村地区、德才兼备的考生无法报考,因此录取难度比普通高校录取要小很多,只在符合条件的考生范围内竞争。

    然后是院校档次较高,全国共有95所高校参与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其中92所为985、211高校,只有三所是双非大学,虽是双非却也是一本。高校专项计划无疑是给了考生低分上这些高档次院校机会。

    最后是多一次录取机会。高校专项计划和普通录取两者分属不同录取批次,填报时间、志愿栏相互独立,两种同时填报不会冲突,因此即使高校专项计划未被录取也不影响普通批次录取,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相当于多了一次录取机会。

    以上便是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该计划存在哪些坏处。

    首先是报考条件严格,费时费力。高校专项计划需要考生提交证明自己学籍、户籍的材料、家长的户籍材料给当地教育部门核查,还需提交证明自己品学兼优的材料给高校审核,部分高校还要求考生手写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平时表现,考生准备起来需要花上一番功夫。若后续高校审核未通过将直接失去报名资格,耗时费力又无果。

    在专业选择上也相对受限,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既有该校的王牌专业,也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当然也包含一部分冷门专业。热门专业虽然有但招生数却并不多,报录比极高录取分数随之增长;冷门专业报考性价比不高,毕竟专业才是决定将来就业方向的最大因素,即使考上了名校也依然无法改变冷门专业不好找工作的事实,而且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后转专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考生要慎重报考高校专项计划。

    此外还有一项限制是很多考生不了解的,那就是部分高校要求被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毕业后必须回到生源地工作满一定年限。这是一条隐形的就业限制,不过有该限制的高校数量并不多,大多数并不强制要求考生就业。若考生有明确的就业规划建议慎重报考高校专项,即使要报考也因在报考前对招生院校多做了解,避免因该校由此条隐形政策而限制了将来职业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