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高校专项计划就是个坑为啥这么说?好处和坏处有哪些呢?
    时间:2025-09-01 17:29:54

    高校专项计划是三大专项计划之一,是教育部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性实施的教育措施,凭借低分就读优质高校的特点吸引了不少考生的报考,但是近些年来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就是个坑的说法却层出不穷,那么高校专项计划真的是个坑吗?为啥这么说呢?为此小编就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高校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帮助大家辨别和选择!

    高校专项计划就是个坑为啥这么说?好处和坏处有哪些呢?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高校专项计划就是个坑”的说法并不准确,仅仅只代表部分人的个人观点,但是也足以说明高校专项计划是有一定的缺陷和弊端的,但是仅仅以偏概全过于片面,高校专项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并称为三大专项计划,是教育部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性的重大措施之一,其实行的是为了给偏远贫困地区的优秀考生提供就读优质高校的机会,让很多的教育资源匮乏的考生也有资格享受到好大学的机会。

    之所以会被有人称高校专项计划是个坑的原因,小编根据全网信息为大家整理了几个主要的原因:

    1、报考条件局限性大,虽然说高校专项计划为的是让偏远地区或者农村户籍的考生获得公平享受优质高校资源的机会,但是其在户籍方面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其不仅需要考生本人在指定的贫困农村户籍连续3年,还要求考生父母其中一方的户籍地在所在实施区域的农村,并且还需要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的学籍并且实际就读,这三点缺一不可,一旦出现户籍中断的情况则就会面临被驳回的局面,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指定实施区域,看似只要是偏远地区的考生可以报考,但是真的到报考的时候发现困难重重。

    2、专业选择范围小还明令禁止转专业,高校专项计划其招生专业和普通招生批次的专业范围相比较要小很多,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主要的招生专业包含农林、师范等专业门类,而理工类等热门专业占比较小,很多的学校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数量极少,选择的范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一旦是热门专业的话,同样会出现竞争激烈,分数线水涨船高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的招生院校更是禁止转专业,也就说被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专业录取的话,是没有任何反悔的机会。

    3、毕业后分配机制不清晰,很多的考生在选择高校专项计划的时候是冲着就业有保障去的,但是大部分的高校专项计划院校是无强制分配机制的,也就是说毕业于高校专项计划的大部分毕业生是需要自主就业,即便有高校是会和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但是基本是要求毕业生回到生源地的基层岗位就业,这一点让很多想要走出偏远地区的考生觉得太坑了。

    以上原因也是高校专项计划被贴上“坑”标签的主要原因,那么高校专项计划除了诸多的弊端其是否有可取之处呢?当然是有的,高校专项计划其有着固定的招生群体,对于一些刚上一本线但是想要就读985211的实施区域的考生而言是进入这些高校的一条性价比最高的捷径。

    全国共有95所高校专项计划院校,其中包含39所985大学和多所211大学以及省属重点高校,在面向普通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其最低分肯定是要超出一本线或者特控线近百分,而高校专项计划对于刚过一本线或者特控线的考生而言则是接受优质高校资源的黄金机会。

    除此之外高校专项计划为特殊录取项目,各省市志愿填报都会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开始录取,也就是说多了一次录取机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零风险尝试,如果说没有被录取的话,则可以报考下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多了一次志愿填报和选择高校的机会,而在2025年教育部新政策显示,一旦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但是没有被心仪的专业录取的话,不同于往年档案锁定,放弃录取会承担责任,今年的考生可以选择放弃录取资格选择复读,给考生一定的容错率。

    不论是什么教育政策都是有双面性的,高校专项计划适合想要报考顶尖优质大学但是高考成绩差一些,且对于热门专业追求不高的考生报考,如果说想要报考热门专业,且高考成绩超出特控线或者一本线上百分的话,选择走普通批次更好。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