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为什么不建议走综评?综合评价招生和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5-08-15 16:04:04

    近年来“综合评价招生”凭借“降分录取”“多元升学”的光环,成为高考赛道上的新热点,那么综合评价招生到底怎么样呢?和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网上有着“不建议走综评”的声音频繁出现,接下来小编就本文为大家深入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为什么不建议走综评?综合评价招生和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

    在讨论相关问题之前小编首先带领大家了解综合评价招生的含义,才有利于更深入的剖析,综合评价招生是一个摒弃了唯分数论的高校招生方式之一,其招生体现在“综合”二字,也被称之为三位一体,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单纯靠高考成绩难以进入顶尖高校就学的考生能够通过综评招生制度进入该校,因此在近些年成为了不少考生升学的途径之一。

    那么为什么网上会有的不建议走综评的说法呢?其实这个说法属于比较片面并不完全准确,到底该不该走综评还是需要根据考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前面我们也提到综评为三位一体,分别为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单凭高考成绩无法进入某所高校的时候,同学们在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上能够获得较高的成绩的话则比较适合走综评,这也打破了“唯分数论”进入高校的“魔咒”,而之所以会有不建议考生走综评的原因,小编根据全网信息整理了几个重要的原因:

    1、备考压力大,虽然说综评不再仅仅只看高考成绩,但是还是需要参加高考且获得较高的高考成绩,备考高考本就是个压力很大的过程,而综合评价招生除了需要备战高考之外,还需要准备校测、面试、积累社会实践或者是参加竞赛,这对于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无疑是压力倍增,很多的考生更是认为不如多花点时间放在备战高考这一项上,提升成绩的几率更大。

    2、有一定赌的成分,因为综评一般在每年的3-5月份,高校公布三位一体简章,在全省高考统一报名之后,考生还需参加试点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和高校规定的报考条件自主报考,报名时按高校要求提供材料,并签订《诚信承诺书》,因此也意味着一旦通过校测且综合成绩达标的话考生的档案就会被锁定,就不在拥有报考其他学校的资格,也就是说某个考生高考成绩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和专业,却因此失去了机会,这导致不少的考生因此非常的后悔选择综评这条路。

    3、录取率较低尤其是热门的顶尖院校,竞争压力极大,很多的考生都认为选择走综评的考生都是成绩一般,但是除了成绩之外,这类考生在竞赛奖项上却十分的突出,十分的内卷,因此被录取的概率要比普通的高考录取率低很多,即便是达到了所在省份的特招线,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竞赛成绩或者综合素质导致落榜。

    正因如此综合评价招生并没有成为主流的升学途径,普通高考依然是各大高校主要的招生方式也是考生升学的主要途径,普通高考的考生仅仅只需要一心一意进行备战高考,查缺补漏,只要高考成绩达到了心仪高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即可被录取,选择空间大,更具灵活性。

    综评和普通高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成绩的组成部分,前者由三个方面组成,后者只有高考成绩,报考高校没有任何的限制,而综评招生院校则数量较少,且竞争压力大,录取率上普通高考更高,更能够报考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那么综评真的不值得报考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类的升学途径是比较适合高考成绩低于目标院校30分左右的考生,或者说在竞赛、综合素质等方面格外优秀的考生,能够弥补高考成绩的落差,其中五大学科的奥赛省三及以上的奖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学等奖项等,或者是外语能力极为突出,可以通过综评进入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只适合小部分的考生,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但是要选择接受其弊端和风险。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