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高考3+3和3+1+2的区别有哪些?高考3+3和3+1+2哪个更好更具优势?
    时间:2025-08-07 16:45:19

    自新高考实施后,高考不再使用文理分科,而是采用选科模式,考生可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科目。选科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3+3另一种是3+1+2,有些刚迈入高中的考生对这两种模式还不太了解,不知道这两种模式有什么区别,更想了解哪种模式更好,今天本文便针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感兴趣的话就来看看吧!

    高考3+3和3+1+2的区别有哪些?高考3+3和3+1+2哪个更好更具优势?

    高考3+3和3+1+2的区别有哪些?

    先带大家了解这两种模式的含义。“3+3”模式中第一个数字“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个学科,这三个学科是不容考生选择必须要考的科目,第二个“3”指的是选考科目,考生可在物化生政史地六门副科中任选三门参加考试。浙江省比较特殊,浙江在这六门基础上还多一门技术,所以浙江考生是七选三。三门主科加三门任选副科,便是“3+3”。

    “3+1+2”和“3+3”一样,最终参考科目都是六门,但为什么一个是“1+2”,一个是“3”呢?这是因为两者的选科方式不同。“3+3”模式下选科是在六门中任选三门即可,而“3+1+2”模式下先要在物理、历史这两门中任选一门,这就是数字“1”的由来,在这两门中选出一门后,再从化生政地这四门中任选两门,这也就代表了数字“2”。在此我们也能看出两者的区别之一是选科方式不同。

    除了选科方式不同外,两者的计分方式也不同,自新高考实施后副科都开始采用赋分制度,不再将考生的原始成绩计入总分,而是进行赋分转换将转换后的成绩计入总分。“3+3”模式下,所有副科全都采用赋分制计分,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分;“3+1+2”模式下二选一的物理和历史不采用赋分制直接用原始分计入总成绩,但四选二的化生政地却采用赋分制转换,将转换后的成绩计入总分。

    物理和历史之所以不赋分是因为考生群体相同,具有可比性,所以不采用等级赋分制赋分。

    两种模式的使用地区也不同,全国31个省市除了新疆和西藏外,其余29个均实施新高考。这29个实施新高考的省市中共有六个省市使用“3+3”选科模式,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海南、浙江;其余23个省市全都使用“3+1+2”选科模式。

    高考3+3和3+1+2哪个更好更具优势?

    这两种选科模式各具优势,谈不上哪个更好。“3+3”模式下考生自主选择性更强。六门学科能自由任选选择范围更广,考生所选科目想必全都是自己想学的、自己擅长的,在学习这些课程时会更有动力、更容易得高分。

    “3+1+2”模式的优势是降低了考生的选科难度。“3+3”模式共有20种选科组合,浙江省加上技术后更是有35种选科组合,考生要选出适合自己的真可谓是百里挑一,难度较大;而“3+1+2”模式下,考生只能在物理、历史中二选一,再在剩下的四门中四选二,选科组合数降低到12种,大大减小了考生的选科难度,考生不用再为选科而纠结。

    无论哪种选科模式,所学的科目都直接与将来所学的专业相挂钩,考生如果想有更多专业可选,建议选择物理和化学学科。考生在选科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根据规划专业来选择自己要学的学科。除了职业规划外,兴趣也是参考因素之一,总结来说就是考生要选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学科。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