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陕西双一流大学有几所?附陕西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
    时间:2025-07-25 16:50:14

    双一流全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当今社会评判一所大学的实力就看其是否在双一流序列里。对于陕西考生来说,陕西有几所可以报考的双一流大学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陕西的双一流高校,感兴趣的话就快来看看吧!

    陕西双一流大学有几所?附陕西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

    陕西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

    陕西共有八所双一流高校,分别是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八所高校的排名: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总榜)

    名次学校名称总分星级办学层次
    15西安交通大学72.52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西北工业大学67.49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4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4.35★中国一流大学
    5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3.565★中国一流大学
    69西北大学62.915★中国一流大学
    71空军军医大学62.96★世界高水平大学
    80陕西师范大学62.644★中国高水平大学
    105长安大学61.814★中国高水平大学

    根据上表可知,陕西双一流高校中,排名第一的高校是西安交通大学,排于全国第15名;排名第二的高校是西北工业大学,排于全国第23名;排名第三的高校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于全国第43名。

    排在中间位置的双一流大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列第54和69名;排于末尾的双一流是长安大学,全国排名104。

    由于篇幅有限不能对这八所学校一一展开介绍,因此这里主要介绍陕西前三强双一流高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所高校的办学实力、优势学科吧!

    陕西双一流大学介绍

    一、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上学校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有19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 1%,6个学科进入前1‰,其中建设最强最出色的当属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排名全球第8。

    学校除了在工学上建设水平高,在医学建设上水平也不差。将医学与其优势工学进行交叉作为突破点,加速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推荐医学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

    即使考生对工学和医学不感兴趣,还有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可供考生选择,法学学科在中国学科排名上位列第34名,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学科在中国学科排名上位列第24和第50,名;新闻学、数学等学科也都占据排民前50,总的来说学校能满足考生的各种专业需求。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自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52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为当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才培养上使用与其他高校有别的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还率先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开办钱学森班、侯宗濂医学试验班等各类试验班,以为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水平素养,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二、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是赫赫有名的国防七子之一高校。学校实力强劲,身为985、211高校在软科排名中排于第21名,在校友会排名中排于第23名;在985高校中位于中间位置,在全国高校中位于顶尖位置。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学科群、3C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其中材料化学、工程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这5个学科群进入了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了排名前1‰,还有47个专业入选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办学实力极强水平极高,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文关怀方面学校为贫困生开展精准资助,让贫困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地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汇聚了一支由45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以至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97%左右,升学率保持在60%,可以说无论是就业方面还是深造方面,学校都做的非常出色。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可以说是一所不输于985高校的211大学,在软科排名中排于第40位,在校友会排名中排于第43位。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诞生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红色底蕴浓厚,后在1988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开辟了中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现今学校聚力电子与信息领域,开设70个本科专业,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信息类学科实力国内领先。

    推荐大家报考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在软科专业排名中均获评A+,在同开设院校中实力遥遥领先。就比如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率极高,因此导致每年报考的人数络绎不绝,录取分数甚至超过了同城身为985高校的西北工业大学,可见该专业有多么热门,实力有多么的强悍。

    除了学科实力强劲外学校还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科研平台、广阔的交流空间、优美的校园风景等优势,足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

    双一流大学与双非大学存在的区别

    在了解其不同之前,先带大家了解什么是双一流什么是双非,双一流在导读部分就已为大家做了简单介绍,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国家战略,当今所有985、211高校全都包含在双一流大学内。

    双非高校指非世界一流大学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是非双一流高校。双非高校通常指普通本科高校。

    了解完两者的含义后,我们就来看看两者有哪些方面区别。

    一、社会认可度不同

    双一流大学的社会认可度要远远高于双非大学,尤其是双一流大学中的985、211高校具有极高的认可度。就业时用人单位普遍会更倾向于招聘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不过在特定领域上双非大学也不一定就比双一流大学差,就比如燕山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在全国同开设专业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保研率不同

    双一流大学保研率普遍较高,最高能至60-70%,最低在7%附近,平均保研率为25-30%左右。而双非大学的保研率就没有那么高了,最高可能也就10%左右。

    三、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推动若干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顶尖水平,推动一大批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必然会给双一流大学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设置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双一流高校中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能优先获得资金支持。学校拥有了资金和政策支持后,就能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水平,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资源,收货更多知识。

    双非大学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当地财政投入,资金支持相对较少。缺乏资金会影响科研进度,同时还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师资、科研实力发展起来都比较困难。

    四、学科实力不同

    双一流大学是经过专业评判选出来的,说明其学科建设实力强,在学术研究上更具优势,承担着很多重点项目的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而双非大学学科实力参差不齐,整体比不上双一流大学。

    此外双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等方面也强于双非大学。从总体来看双一流大学更胜一筹,但若从某一方面切入来看部分双非大学不比双一流大学差。

    全国双一流高校名单

    全国共有147所双一流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95所。以下是具体名单:

    院校名称院校名称
    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宁波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福州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昌大学
    外交学院郑州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河南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武汉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央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湘潭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湖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湖南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中山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暨南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重庆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青海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宁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新疆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石河子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云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西藏大学海南大学
    贵州大学广西大学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