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千万别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悔死了为啥?到底值不值得学呢?
    时间:2025-07-22 17:53:27

    随着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不管是网络平台还是线下老师都推荐考生选择报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因为该专业有着非常亮眼的就业数据,较高的薪资待遇让该专业成为了如今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关于“千万别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悔死了”的说法却在网络上风靡,这是为啥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到底值不值得学呢?接下来小编就本文带领同学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千万别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悔死了为啥?到底值不值得学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千万别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悔死了”的说法并不准确,仅仅只代表部分考生的个人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现如今最热门的吃香的专业之一,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电子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个热门领域就业,之所以会有负面言论的出现,小编根据全网信息为大家整理了几个主要的原因:

    1、学习难度较高,尤其是对于物理和数学科目基础要求较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课程主要包含数字电子科技、通信原理等难度较高的课程,如果说数学和物理科目基本功不够扎实的话,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比较的艰难,从而导致失去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因此导致不少的报考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考生比较后悔。

    2、就业竞争激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应的岗位均为现如今热门吃香的岗位,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680多所学校均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而导致就业竞争极为激烈,尤其是毕业于普通本科学校的毕业生和而985、211或者双一流高校毕业的考生竞争占据下风。

    3、工作强度大,相信很多的考生都希望自己在毕业后能够报考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部分的就业岗位工作强度较大,很难能够实现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尤其是在优质岗位,开展一个项目后则需要为了赶进度通宵加班是常态,因此导致让不少的考生后悔报考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4、就业岗位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选择报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考生都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程师,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事与愿违,但是一般来说想要从事优质岗位的话至少需要研究生及以上水平,而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因为学历层次的原因基本从事的岗位都是基层岗位,更考验毕业生的实操能力。

    在了解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诸多弊端后,相信不少的考生和家长对于该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考陷入了疑问,这就需要根据考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了,如果说对于未来就业没有太高的要求的话,本科毕业的话总体就业率还算不错的,保持在90%左右,薪资待遇基本也在5000元以上;如果说对于就业岗位较高的话,要做好提升学历的准备,从而获取更好的岗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以说是强者的赛道,比较适合数理化能力较强,能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和深造,在报考之前大家就需要考虑自身的抗压能力和职业规划,以下是全国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院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院校名称
    1清华大学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电子科技大学
    4北京理工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浙江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9北京邮电大学
    10西北工业大学
    11南京邮电大学
    12大连理工大学
    13南京理工大学
    14重庆大学
    1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6四川大学
    17深圳大学
    18厦门大学
    19湖南大学
    20中山大学
    21西南交通大学
    22东北大学
    23哈尔滨工程大学
    24上海大学
    25安徽大学
    26苏州大学
    27北京工业大学
    28合肥工业大学
    29重庆邮电大学
    3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1武汉理工大学
    32中国矿业大学
    33河北工业大学
    34暨南大学
    35上海科技大学
    36郑州大学
    37中国传媒大学
    38中北大学
    39中南大学
    40广东工业大学
    41大连海事大学
    4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3南通大学
    44汕头大学
    4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46太原理工大学
    47西北大学
    48华北电力大学
    49广州大学
    50燕山大学
    5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中国海洋大学
    53东华大学
    54山东科技大学
    55河海大学
    56南昌大学
    57湖南师范大学
    58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59云南大学
    60天津工业大学
    61中国农业大学
    62福州大学
    63首都师范大学
    64长安大学
    65浙江理工大学
    66上海理工大学
    67北京化工大学
    68长沙理工大学
    69天津理工大学
    70中国民航大学
    71中国计量大学
    72青岛大学
    7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74南京师范大学
    75海南大学
    76北方工业大学
    77西安理工大学
    78西南大学
    79西安邮电大学
    80武汉科技大学
    81湘潭大学
    8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83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84江苏大学
    8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6陕西科技大学
    87长江大学
    88华南师范大学
    89黑龙江大学
    90西安科技大学
    91长春理工大学
    92华南农业大学
    9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94哈尔滨理工大学
    95中南民族大学
    96浙江师范大学
    97山东师范大学
    98宁夏大学
    99贵州大学
    100南京林业大学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