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高考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黑龙江双一流大学有几所?附黑龙江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
    时间:2025-07-22 16:49:04

    双一流全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当今社会评判一所大学的实力就看其是否在双一流序列里。对于黑龙江考生来说,黑龙江有几所可以报考的双一流大学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黑龙江的双一流高校,感兴趣的话就快来看看吧!

    黑龙江双一流大学有几所?附黑龙江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

    黑龙江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

    黑龙江共有四所双一流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所高校的排名: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总榜)

    名次学校名称总分星级办学层次
    14哈尔滨工业大学73.27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61哈尔滨工程大学63.015★中国一流大学
    97东北林业大学62.034★中国高水平大学
    98东北农业大学62.024★中国高水平大学

    根据上表可知,黑龙江双一流高校中,排名第一的高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排于全国第14名;排名第二的高校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排于全国第61名;排名第三的高校是东北林业大学,排于全国第97名;排在最后的高校是东北农业大学,全国排名仅次于东北林业大学排在第98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四所高校的办学实力、优势学科吧!

    黑龙江双一流大学介绍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学校既是C9联盟成员又是国防七子之一,是广大学生向往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还是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摇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学校现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开设本科专业124个,专业数量全国领先,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城乡规划、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等共计69个,学科建设全面能满足不同考生的专业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平台多种多样。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联合中心、科技合作基地,建成了一支享有“八百壮士”美誉的师资队伍,现有全职两院院士23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4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448人次。还和326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并开展了联合培养、交换生、CSC优秀本科生、暑期学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为师生提供海外学习机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升学率也非常高,初次就业落实率为98.61%,值得大家为之冲刺。

    二、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红色底蕴丰厚,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早在1959年就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后历经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时期,最终于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始终以高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授课教师100%是教授级别,在此基础上还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配备率达到100%,实施科学研究反哺育人。同时学校积极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经过多年发展学校打造出智慧海洋技术、水声工程、海洋机器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优势专业,在同类开设院校中保持第一名的成绩,工程学还进入了世界前1‰,足以可见办学实力有多么强悍。也正是因为师资实力强,专业建设好,所以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本科毕业生中50%以上的学生成功升学,就业率高达95%,其中一大半是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发展前景相当好。

    三、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是一所21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校友会排名中排于全国第97名,学校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学校现开设73个本科专业,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林业工程、林学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非常适合对农林对生态感兴趣的考生报考。

    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和凉水实验林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所和丰富的科研机会,还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级各类人才为学生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外学校还坚持开放交流,与国外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专门邀请国外优秀学者来校授课讲座,既能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又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还能拓宽海内外学生的国际视野,真是做到了“十全十美”。

    四、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历史悠久,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多年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科研平台丰富,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10个;师资力量强大,现有各类国家级人才116人次,各类省级人才262人次,正因拥有如此丰富的科研平台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所以学校在学科方面才能获得不小的成就,学校现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农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还进入了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对农学、生物感兴趣的考生可不要错过该校。

    此外学校还主办了《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大豆科技》等期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这不仅能帮助本国其他高校提升办学实力,还能帮助外国高校提升科研能力,为全世界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双一流大学与双非大学存在的区别

    在了解其不同之前,先带大家了解什么是双一流什么是双非,双一流在导读部分就已为大家做了简单介绍,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国家战略,当今所有985、211高校全都包含在双一流大学内。

    双非高校指非世界一流大学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是非双一流高校。双非高校通常指普通本科高校。

    了解完两者的含义后,我们就来看看两者有哪些方面区别。

    一、社会认可度不同

    双一流大学的社会认可度要远远高于双非大学,尤其是双一流大学中的985、211高校具有极高的认可度。就业时用人单位普遍会更倾向于招聘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不过在特定领域上双非大学也不一定就比双一流大学差,就比如燕山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在全国同开设专业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保研率不同

    双一流大学保研率普遍较高,最高能至60-70%,最低在7%附近,平均保研率为25-30%左右。而双非大学的保研率就没有那么高了,最高可能也就10%左右。

    三、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推动若干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顶尖水平,推动一大批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必然会给双一流大学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设置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双一流高校中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能优先获得资金支持。学校拥有了资金和政策支持后,就能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水平,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资源,收货更多知识。

    双非大学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当地财政投入,资金支持相对较少。缺乏资金会影响科研进度,同时还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师资、科研实力发展起来都比较困难。

    四、学科实力不同

    双一流大学是经过专业评判选出来的,说明其学科建设实力强,在学术研究上更具优势,承担着很多重点项目的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而双非大学学科实力参差不齐,整体比不上双一流大学。

    此外双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等方面也强于双非大学。从总体来看双一流大学更胜一筹,但若从某一方面切入来看部分双非大学不比双一流大学差。

    全国双一流高校名单

    全国共有147所双一流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占95所。以下是具体名单:

    院校名称院校名称
    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宁波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福州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昌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外交学院郑州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河南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武汉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央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湘潭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湖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湖南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中山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暨南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海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西南大学
    兰州大学四川大学
    青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宁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石河子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西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